最近,“剩菜盲盒风”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宠。这种避免食物浪费,还能以低价买到大分量食物的方式,能够满足不少年轻人“花更少钱买到更多东西”的需求。但随着夏天温度越来越高,临期食品带来的风险,也显而易见。
“剩菜盲盒”,其实就是对接近临期的剩余食品,进行再利用。商家将快要过期的食品打折销售,消费者则能买到相对便宜的食品。这一概念并不新鲜,以往在超市商场,也会对临期食品在内的各类商品,进行清仓处理,并且会设置专柜供消费者挑选。只不过,相比于罐装、瓶装等临期食品,“剩菜盲盒”保质期更短。
同时,超市商场对于临期食品陈列清晰,消费者一目了然,而消费者买到什么样的“剩菜盲盒”,则完全依赖于商家的自由裁量。
(资料图)
此外,“剩菜盲盒”分量偏大,对于单身一族来说,很难在短期内完全食用。如果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,出租屋若然没有冰箱,“剩菜盲盒”就更难以储存。
对于商家来说,之所以没有开发“剩菜盲盒”的“一人食”,原因是商家对“剩菜盲盒”的侧重点,在于尽快销售剩余的临期食品,大包装、大分量方能解决这一问题。
同时,相比于传统临期食品,“剩菜盲盒”可选择品类偏少,一家餐厅、烘焙店所制作的食品会集中于少数几个品类,有媒体记者实地测试,发现从烘焙店拿到的“剩菜盲盒”全是蛋糕。品类与口味的单一,也让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多样化口味无法得以保障。
从上述来看,“剩菜盲盒”本质上是小众商品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为了达到更好的清仓促销效果,相关平台和商家都没有标注保质日期,将“剩菜盲盒”变成了“保质期盲盒”,如此做法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也容易造成商家将过期商品冒充“临期剩菜”加以销售,给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按理说,“剩菜盲盒”模式的出发点是为了节约粮食,对临期食品加以更好利用,更偏向于公益性。但在实际运作中,当平台追求用户成交量,商家希望借此实现剩菜清仓回本,往往就会偏离原有宗旨,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商品质量陷阱,甚至借此销售假冒伪劣食品。
“剩菜盲盒”大包装、大分量所带来的二次浪费、没有保质期标识的食品安全隐患,都说明重清仓轻保质的“剩菜盲盒”模式恐怕难以继续下去。因为既无法真正满足消费者所需,带给消费者实惠,甚至还会带来种种负面后果。
也因此,2022年8月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《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。在《意见稿》规定: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食品,且在使用盲盒商品开展促销活动时不得诱导、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。这也说明,餐饮食品以盲盒形式销售,并不符合有关部门监管要求,也很难保障消费者各项权益。
其实,餐饮剩余食品的最佳处理方式,是通过公益渠道无偿捐助给有需要的人,比如设置剩余食品自取专柜,并设置明确标识,包括可食用日期、保存方式等,供人们自取。如此,餐饮企业奉献了爱心,有需要的群体获得了所需食物,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。
(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员)
员工存在打架行为,可能会对公司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,公司以此为由对打
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比拉区的半山腰,一所中国援建的现代
CNMO在这里列出了七款今年618期间比较值得关注的笔记本电脑产品,笔者
“明天供应社进的第一批羊肉就要到货了,急需通电冷冻,多亏您们及时上
近日,宜君县公安局组织禁毒民警、禁毒社工以微课堂的形式对宜园社区工
X 关闭
X 关闭